展会背景
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,服务和支撑区域教育体育高质量发展,按照“教育和体育相结合,以教育为主;展览和销售相结合,以展览为主;会议和活动相结合,以会议为主”的办展思路,充分发挥教育体育装备在推进教育改革发展、促进教体融合、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基础作用,积极推动教育体育装备新产品、新技术广泛应用,搭建政府、教育体育主管部门、学校与装备生经营企业沟通交流平台,定于2023年9月15日-17日在遂宁高新区国际会展中心举办“川渝毗邻地区首届教育体育(遂宁市)展览会”。
展会规模
展览展示:11000平方米
参展企业:200+家
专业观众:30000+人次
同期活动:7场
组织机构(拟)
指导单位:四川省教育装备行业协会
四川省体育产业联合会
遂宁市人民政府
主办单位:遂宁市教育和体育局
南充市教育和体育局
广安市教育和体育局
内江市教育和体育局
资阳市教育和体育局
自贡市教育和体育局
重庆市潼南区教育委员会
承办单位:成都华富展览服务有限责任公司
六市一区地理位置
解锁无限商机
本届展览会由遂宁、南充、广安、内江、资阳、自贡、重庆潼南区六市一区教育体育行政部门共同在遂宁主办,辐射43459平方公里、人口2757万、各级各类学校4700余所,在校学生332.5万名、教职工25.5万人。根据《四川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》《四川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主要指标评估细则》《智慧校园建设标准》《遂宁市“十四五”教育事业发展规划》,遂宁市未来5年教育装备预计投入5.8亿元,其中多媒体一体机(含智慧黑板等)7千万元、计算机8千万元、功能室(含理化生学科教室器材设施、音体美设备、创客空间、课桌椅等)1.3亿元、健康照明6千万元、录直播设备7千万元、智慧校园1.3亿元、图书4千万元。
遂宁市未来5年教育装备投入情况占比统计图
单位:万元
展会亮点
官方支持,资源强劲
展览会获政府及协会官方支持,提供政府信息及投资项目洽谈机会,营造多方位、复合式的供需双向交流机会,实现政府与产业的双赢。
区域融合,联动发展
联动遂宁、自贡、广安、南充、内江、资阳、潼南教育及体育政府部门、学校、大型企业,深化各区域交流合作,以体育教育为桥梁,链接城市经济群,推动各区域协同发展。
展销结合,促进消费
邀请教育及体育用品品牌商、经销商、代理商、大型电商平台、运动用品专卖店、连锁卖场、商场、超市等进行展览和零售。通过展览+销售相结合的形式,促进消费升级和潜力释放。
规模空前,高效对接
凭借官方机构强劲的号召力,预计超3万名高质量专业观众到会,为企业带来高端专业用户,实现零距离产业链互动,助力双产业加速度发展。
展区规划
本届展会主要展出范围包括:通用教育装备、教育信息化装备、后勤及校园安全设备、学前教育装备、美育/体育/实践教育器材设备、高教/职教/特教仪器设备等。
【教育为城市“立心”】——教育装备及应用展区
教学仪器设备、实验室及功能教室设备、试剂耗材、职教实训、后勤设施装备、校服、校园灯光照明设施、安全及消防器材等学前教育、基础教育、职业教育、特殊教育和高等教育所需教育装备产品和服务等教育产业相关产品。
【体育为城市“立身”】——体育用品及场馆设施展区
体育场馆建设、场馆设计与施工、数字场馆建设、场馆智能化建设、钢结构场馆及配套、运动场地建设规划、健身房、俱乐部设计施工机构、跑道等各类运动场地营造等设备/设施/材料,以及足球、篮球、排球、台球、网球、羽毛球、乒乓球、高尔夫、瑜伽、游泳、武术搏击、轮滑滑板等相关装备、服装等用品。
【“数字”引领未来】——数字教育及数字体育展区
以“数字化、智能化”为主题,展出:计算机、通信、服务器、云计算相关技术与产品、拟仿真技术与虚拟现实系统、录播产品、慕课产品、VR/AR+体育、AI+体育、元宇宙体育、体育大数据系统、运动视频分析系统、模拟训练系统、体育赛事系统解决方案、智能穿戴、体育运动 APP、电竞体验、电竞设备、智能体育硬件等科技化前沿智慧产品。
【展销结合 共促消费】——教体用品展销区
文化图书、教学用具、体育用品品牌商、经销商、代理商,大型电商平台、文具用品专卖店、运动用品专卖店、连锁卖场、商场、超市展览和零售。
同期活动
研讨会
新基建新教育交流会
劳动教育创新发展交流会
学前教育协同创新交流会
赛事活动
2023年遂潼青少年创客大赛
青少年3v3篮球赛
少儿啦啦操精英赛
千人青少年书法现场表演赛
参会嘉宾及观众
1.省教育厅、省体育局及省行协有关领导;省内相关市州政府领导;重庆市相关区政府有关领导;
2.各相关市、县教育体育行政部门、教育教研部门、教育装 备部门、电化教育部门、学校后勤保障部门、政府采购部门相关 人员;
3.省内、重庆市各市(州)、县(市、区)教育体育行政部门相关负责人及教研、装备、后勤等部门负责人和工作人员;中小学(含中职、特殊教育学校)、幼儿园校长(园长)和分管校长(园长),以及学校教研、装备、后勤负责人、学科骨干教师、图书管理员、实验管理员等;
4.各高校国资管理、设备管理、教学教研、实验实训、后勤、 图书管理等相关部门负责人、工作人员、教师代表,部分高校会 展专业师生代表等;
5.各教育体育装备生产企业、代理商、经销商、采购商等有关单位人员;
6.关心和关注教育体育发展的学生和家长。